//前言//
跨国银行巨头汇丰突然宣布撤出澳洲零售市场,
“买菜卡”或将走入历史,
移民圈哀声一片,
究竟谁会接手这块香饽饽?
#01:
汇丰撤出澳洲市场,
“买菜卡”恐成绝响
据澳媒披露,汇丰已委托花旗银行(Citi)为其在澳洲的零售业务寻找买家,包括信用卡、房屋贷款及存款账户。
虽然汇丰方面尚未正式公开回应,但多方消息已证实交易筹备正在进行。
图片来源:AFR
据悉,今年1月,彭博社报道就称,汇丰集团首席执行官Georges Elhedery正在考虑出售这家提供信用卡、抵押贷款和储蓄账户服务的澳大利亚零售银行。
去年年底,Elhedery还透露,集团将大幅精简全球架构,把原本五大地区管理体系压缩为两大区域,同时裁撤欧洲和美洲的投行业务线,节省运营成本。
此外,该行还将创建四条新的业务线:香港、英国、企业及机构银行业务,以及国际财富及尊贵银行业务。
今年 2 月,汇丰银行公布了到 2025 年节省3亿美元(4.61亿澳元)的目标,并表示将在明年年底前削减15亿美元的年度成本基础。
由此可见,出售澳洲零售业务,正是其“全球瘦身”战略的一环。
预计汇丰银行将保留其在澳大利亚的商业银行业务,为企业提供贷款。
图片来源:AFR
但这项决定引起了不少澳洲华人的注意。
汇丰在澳洲虽非四大行之一,但其在移民圈颇受欢迎,尤其是一张被华人称为“买菜卡”的银行,更是不少华人生活必备。
因此,在听到汇丰银行要出售业务时,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“买菜卡必须留下”!
所谓的“买菜卡”就是汇丰银行的Everyday Global Debit借记卡,由于免账户管理费、支持十种外币切换、海外转账0手续费,还提供100刀以下消费固定返现2%,最多每月50澳元的消费返现,已经成为移民、留学生和跨境家庭首选。
目前,汇丰在澳洲持有约486万澳元的信用卡债务,超过本地的Bendigo Bank和Macquarie,拥有180亿澳元的家庭存款,可见其在零售领域仍有稳定客源。
尽管规模不及四大银行,但对收购方而言,等于立刻获得一块高质量的中产及移民客户群,诱惑不小。
#02:
谁将接手业务?
“Citi被NAB收购”剧情重演?
这场潜在交易背后,不只是汇丰“瘦身”,更牵动整个澳洲银行业的再洗牌。
早在2021年,美国花旗集团也曾出售其澳洲个人银行业务,由澳洲国民银行(NAB)以12亿澳元接手。
这一转移不仅令Citi客户银行卡更换,账户迁移,也在华人社区引发广泛讨论。
图片来源:ABC News
市场猜测,NAB是否会再度出手成为“接盘侠”?还是ANZ或Bendigo Bank会趁机扩大零售版图?
据悉,ANZ新任CEO Nuno Matos曾长期负责汇丰英国与欧洲的零售业务,与汇丰高层关系密切,具备“接招”优势。但其眼下仍忙于整合去年刚并购的Suncorp Bank,或无力再揽一大摊子。
至于Bendigo Bank,虽然在2023年曾追逐Suncorp收购案失败,但在零售业务扩张上野心不小,不排除“卷土重来”的可能。
图片来源:The Australian
但无论谁成为新东家,收购都必须得到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(ACCC)的审查批准,确认不会导致市场垄断或削弱消费者选择。
对于普通客户来说,眼下账户和服务仍正常运作,无需惊慌。即便出售成行,也会像Citi那样,进行有序转接,原有账户可迁至新平台。
只是“汇丰”品牌退出后,未来是否还能享受原有的手续费优惠、多币账户或全球转账便利,仍需视新银行政策而定。
最后
汇丰的离场
标志着澳洲零售银行业的又一次洗牌。
折射出国际银行在本地市场竞争日益艰难。
未来,
澳洲银行业将持续整合,
零售金融格局或迎新一轮重塑与集中。